本篇文章1303字,读完约3分钟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鼓励创新的基本手段、创新动力的基本保障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作用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知识产权深入经济社会各级、各行业,是处理科技和经济“两皮”问题,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推进快速发展战术的关键
知识产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知识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是社会财产的重要来源。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高价值核心专利持续出现,版权意识、企业品牌观念、专利思维深入人心……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的一系列成果,使中国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转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整产权保护制度的最重要副本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从顶级设计、完整的法律法规、体制改革机制、加强司法和行政保护等方面,决定部署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采取切实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进入国家战术高度和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的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事业,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推进新的快速发展结构的构建
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全面提高。 从“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计划的制定”印发《关于知识产权审判行业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的制定和完善,重建国家知识产权局 2019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比上年提高了15.29分,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年世界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世界参与排名的131个经济体中,中国排在第14位,是唯一进入前30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鼓励创新的基本手段、创新动力的基本保障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作用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 我国发明专利和商标的申请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在高铁、核电、5g等行业形成了许多核心专利。 截止到今年10月末,发明专利的比较有效量为296.6万件,每万人口的发明专利保有量达到15.2件。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正在从数量追求向优质化转变。 另外,还必须看到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优良的重要核心专利很少,有些行业还缺乏布局。 把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利益,推进快速发展,是中国知识产权事业亟待阐明的重要问题,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确实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知识产权深入经济社会各级、各行业,是处理科技和经济“两皮”问题,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推进快速发展战术的关键。 目前,中国正在加快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术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计划的制定,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演说精神,深入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战术意义,为知识“定价”,创新“权利” 要贯彻新的快速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快速发展结构,为推进优质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谷业凯)
标题:“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革新”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2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