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0字,读完约3分钟
讲座现场。
红网时间7月17日电(记者何通讯员盛)“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无缝衔接。我们必须有宽容。因为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回到原点。只有理性分析,改革精神推动改革的处理。”为了营造学术氛围,拓展学术产业,提高科研人员在教育研究和服务教育决策方面的水平和能力,7月17日上午,湖南省教育科学院邀请了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学院副院长熊丙奇博士,以“利用好专业研究,把教育舆论引向服务教育改革”为主题进行学术讲座。
2008年专项高考已经结束,关于高考改革的讨论从未停止。“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熊丙奇认为,高考改革应该着眼于录取制度的改革,而不是科目的改革。建议屡招屡离,鼓励各地探索本省(区、市)的招离改革;加大综合素质测评改革力度,设立高考综合素质测评录取批次。一是“双一流”高校参与招生。今年,许多“双一流”高校实施“强基计划”,浙江实施“三位一体”综合素质测评和录取改革,将带动基础教育转变育人理念和方式,进一步推动打破“唯分论”的多元测评和录取改革。
此外,熊丙奇认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可以扭转普遍存在的“杀中小学,玩大学”的现象,适当增加大学生负担,从根本上根治教师“混教”和学生“混学”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如高职招生。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要求高职院校实施注册和申请招生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也有人担心这会导致入学门槛降低,培养质量降低。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有必要进行严格的教育。也就是说,如果高职能反复培养素质,“宽进严出”的改革就顺理成章了。
“本科院校的招生改革也是如此。只有强调培养质量,严格执行培养标准,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混毕业,我们的社会才会改变学生的学习,在高中毕业后完成高考。考上了就觉得自己有拿大学文凭的错误教育观念。注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素质过程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熊丙奇表示,从全球来看,高校普遍实行“严进严出”的培养模式,包括名校“严进严出”,高职院校和社区学院“宽进严出”。对应“严格退出”,是严格淘汰,包括过程淘汰和毕业不发毕业证。在发达国家,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率低于50%的情况相当普遍。但是在中国,淘汰学生并没有得到公众的充分理解。
熊丙奇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与发达国家的高校管理不同,我国高校的招生、培养和管理首先采取计划模式。在发达国家,如果一个学生被大学淘汰,他可以继续申请其他学校完成学业。在中国,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期间被淘汰,如果他想继续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就必须回到高考制度,参加复读,报名参加高考,填写志愿。此外,学生和家长都很重视学历,因为取消大学生,甚至被认为剥夺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也面临着很大的现实阻力。二是提高培养质量,要严格杜绝和保证毕业质量,重视平时的课程教学,加强过程管理。不合格的学生被大学淘汰,不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不发给毕业证书。有家长质疑学校,这是学校平时不重视教学,让学生“放羊”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学校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确实会发现一些问题。因此,为了得到“严格”的认可,学校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吸引教师把精力花在教育教学上,提高和平时期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高校确定办学定位,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标题:[本地]以专业研究服务教育改革 湖南省教科院邀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开讲
地址:http://www.chengxinlibo.com/csxw/19162.html